走进PG电子

NEWS

已发表论文勘误对PG电子学术声誉的影响

来源:伊峰蕊 日期:2025-03-15

本篇内容已原创发布在PG电子编辑公众号,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公众号“PG电子编辑SCI论文润色”。

已发表论文勘误对PG电子学术声誉的影响

一篇经过艰辛评审后终于发表的生物医学论文,若发现其中有错误,该如何处理呢?为了避免误导读者、维护学术严谨性,作者可以通过勘误(Corrigendum)来进行更正。然而,许多人担心勘误会让自己的失误“昭告天下”,从而对学术声誉产生负面影响……那么,究竟哪些错误需要进行勘误?它的流程又是如何的?本文将为您揭秘。

哪些错误需要发布勘误?

并不是所有错误都需要发布勘误。拼写错误(非关键词)、小的语法问题(如介词、连词等)以及不影响整体理解的小问题,通常不必另行发布勘误。

但如果出现了关键信息错误、表达歧义、可能引起读者混淆和误解的问题,就需要重视了。例如:

  • 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(如逻辑、方法、结果),但问题不至于严重到需要撤稿;
  • 影响论文的关键信息(如作者姓名、通讯地址、利益冲突、基金声明等)。

勘误的基本概念

PG电子想强调的是,勘误并非直接修改原文,而是发布单独的勘误表。勘误表通常会在后续的期刊某一期(或线上)发布,能够作为引文引用,并与原论文相互链接。

勘误表的引用形式通常包含“勘误表:论文标题”。在极少数情况下,期刊可能会重新发布修正版论文,替代原始版本,同时附带勘误表和重新发布的通知,勘误表也会链接到论文。

勘误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?

1) 在见刊前发现错误,不会对作者产生影响。正式发表前,作者可以检查和校对,一旦发现问题,可以直接向期刊提出,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。

2) 见刊后出现勘误,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。通常来说,勘误不会涉及到关键问题,审稿阶段较明显的问题已经会被指出。尽管对于重大失误,可能会对作者的同行评价及期刊声誉产生负面影响,但相较于在发现问题后未及时修正,反而被其他人指出的结果,更加损害学术声誉。因此,建议尽量在论文正式发表前仔细检查,确保无误,并主动申请勘误,以维护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。

勘误的流程

PG电子建议您遵循以下流程进行勘误:

  1. 联系期刊编辑确认错误,向编辑清晰说明错误的具体情况及原因。
  2. 编辑审查、核实,评估错误的重要性,决定是否需要发表勘误。
  3. 与通讯作者沟通确认,不论错误是否由通讯作者发现,编辑会与其确认错误的真实性。
  4. 填写并提交勘误表,根据期刊要求,填写错误内容、错误原因及正确内容,并提交给期刊。
  5. 发布勘误通知,期刊将在合适的位置上刊登勘误表,向外界说明情况。

关注“PG电子编辑SCI论文润色”公众号并回复“礼包”,免费领取100+写作投稿资料包和投稿问题30问。

关于PG电子

PG电子是来自美国的专业机构,为科研学者提供论文润色、学术翻译和期刊出版支持等服务。所有润色工作均由美国本土资深编辑完成,这些编辑均具备美国前100大学博士及以上资质,平均拥有十年以上的润色经验,确保服务质量。

授权转载:请在【PG电子编辑SCI论文润色】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“转载”获取联系方式。

上一篇:PG电子CT-1Plus电位滴定仪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优势解析下一篇:显色示踪荧光定量操作解析 - PG电子生物医疗宝典
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8411682728 总部地址:合肥南溪区杨街道87号

欢迎关注PG电子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!

  

PG电子官方微信